— 分享 —
— 收藏 —
编辑:唐宋小编 来源: 唐宋 日期:2025-04-28 浏览量:8
文章标签 钢铁
一、近期钢坯出口现状与驱动因素
出口量爆发式增长
2025年1-3月,中国钢坯出口量达255.94万吨,同比增4.5倍,成为平衡国内供需的重要变量。主要出口国为印尼、菲律宾、意大利等,其中东南亚市场通过“本地加工-再出口”模式规避成品材贸易壁垒,带动钢坯需求激增。
1.价格优势:钢坯出口利润可观,FOB中国报价从420美元/吨涨至433美元/吨,土耳其订单利润达10-20美元/吨。
2.关税政策:中国-东盟自贸区及RCEP协议下,钢坯出口享受零关税,而热卷等成品材面临东南亚反倾销压力。
替代热卷出口的效应
2025年1-2月,热卷出口同比降24.3%,而钢坯出口占比提升3%,涂镀产品占比提升2%。主要原因包括:
1.贸易摩擦:欧美及东南亚对热卷征收高额反倾销税,企业转向钢坯出口 。
2.成本结构:钢坯作为半成品,海外轧钢产能需求旺盛,叠加中国钢坯成本低于东南亚本地轧制成本。
二、华东地区钢坯接单情况及对建筑钢材的影响
钢厂订单数据与产能分配
据近日市场调研:江苏主导钢厂钢坯手持订单量已超70万吨,具体分布如下
影响分析:
1.螺纹钢减产压力:钢坯出口利润高于螺纹钢(部分品种钢坯利润达200元/吨以上),钢厂铁水向钢坯倾斜,导致建筑钢材产量被动收缩。
2.区域供应格局:华东钢坯出口占全国总量的53%,江苏、山东等地钢厂优先保障出口订单,内贸螺纹钢资源到货量减少。
具体钢企动态
尽管公开数据中未披露具体企业名称,但结合行业调研可知:
1.头部企业策略:部分华东大型钢厂(如沙钢、中天等)通过调整轧线排产,将钢坯出口优先级提升,部分轧线暂停螺纹钢生产 。
2.中小企业跟进:江苏及周边民营钢厂(如镔鑫、亚新等)通过灵活接单机制,快速响应海外需求,钢坯出口占比提升至30%以上。
三、出口替代的可持续性分析
短期支撑因素
1.海外需求韧性:印尼、土耳其等新兴市场基建需求旺盛,印尼PMI持续高于50,钢坯进口依赖度仍高。
2.政策红利延续:RCEP框架下,菲律宾对中国钢坯最终零关税比例将达91.3%,进一步巩固价格优势。
长期风险与挑战
1.贸易壁垒升级:欧盟碳关税(CBAM)或于2026年实施,中国钢坯出口成本或增加4%-6%。
2.国内产能限制:钢坯出口挤压螺纹钢供应,若房地产需求超预期反弹,可能引发国内供需矛盾。
四、结论与建议
产业链策略调整
钢企需优化产品结构,优先保障高附加值钢坯出口,同时通过“产能出海”在东南亚布局轧制产能,规避贸易风险。
政府可引导出口退税政策向涂镀板、冷轧等深加工产品倾斜,减少低附加值钢坯出口依赖。
市场展望
预计2025年钢坯出口量将维持在1000万吨以上,但增速或从Q2起放缓;热卷出口量同比下滑10%-15%,出口结构向钢坯及涂镀产品转移的趋势延续。